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料动态 >
从“走近”到“走进”从“尝鲜”到“常用”

时间:2023-09-08 15:17:38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 岑婷婷

数字人民币,一直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区上的“团宠”,每年都会引来大量参展观众驻足参与。从“走近”公众视野到“走进”百姓生活,从在展会上好奇“尝鲜”到在生活中习惯“常用”,数字人民币普及提速的背后蕴含着哪些新路径、新趋势,让我们从服贸会一探究竟。

用数字人民币抽选各类盲盒产品、回收废品换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人民币无电无网支付借出共享充电宝……作为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连续三年的保留项目,今年的“数字人民币大道”依旧是整个金融展区的“流量之王”,很多展台前面都排起了长队。

参展观众对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的追捧与热议没有变,但对其的态度和认知却发生很大变化。“前两年,我们每天可以在服贸会上吸引近千名客户开通新账户。今年与以往不同,来展台体验的客户大多对操作流程非常熟悉,并且早就准备好了数字人民币账户。”连续三年在服贸会上负责公众接待工作,邮储银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副行长白迪升对这种变化感受颇深。

去年邮储银行主打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太空邮局”概念,客户可以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定制款太空邮票盲盒。今年漫步在“时光街区”,从老邮局到老物件,再到百年义利、北冰洋、双和盛等老字号,用最新潮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最地道的老北京街巷生活,一种时空交错感扑面而来,令人印象深刻。“说到底,数字人民币能否获得百姓的认可,关键是看其是否好用、实用。随着消费场景和银行产品的日益丰富多元,未来一定还有更大发展空间。”白迪升表示。

数字人民币服务百姓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初心没有变,但其着眼点、关注面则在不断变化、细化和完善。在服贸会上,记者注意到交通银行展台展出了一款印有玉佩样式的小卡片,这是该行专门为跨越“数字鸿沟”、解决老年人移动支付难题设计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只要家人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软钱包绑定,就可实现“软硬结合、功能互补”,无电无网无手机也能简单安全支付。“方便”“快捷”“安全”,是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关键词,智能手环、数字工牌、智慧学生证、电子老年证等数十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产品不断创新迭代,充分体现了“数字人民币+”衣食住行场景应用对特殊群体、重点领域的特别关注。

参展机构围绕数字人民币创新的热情与力度没有变化,而其应用场景的拓展正在从C端(个人用户)到B端(平台内商户)持续进阶变化。记者采访发现,从纯线下扩展到“线下+线上”融合,从C端延伸到B端,数字人民币应用正不断实现“纵深化”发展。在首钢园的建设银行展区,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研发的消费预付卡服务——“元管家”引来关注。据建行相关人士介绍,“个人消费者在商家充值,资金由‘元管家’智能合约控制,卡内余额随时可退,可有效避免商户破产和跑路问题。”此外,京东科技携手工商银行共同推出“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可编程供应链金融全链路解决方案”,可助力化解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资金难监管、身份难核验、风险难识别、担保难实现等问题。

“每一次货币形态的变化都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所推动的。”正如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所言,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商业支付工具逐渐替代物理现金,未来商业电子支付工具可能全面满足数字经济社会的需求并完全替代现钞。在服贸会现场,数字人民币表现亮眼、足够吸睛;在会场之外,从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业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到开展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再到多家金融机构尝试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贷款等,数字人民币具有的实时到账、安全性高、发行成本低、可追溯等特点优势正逐步放大显现,服务人民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正在和社会公众一起,经历并推动着这种浪潮与变革,未来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词: